天府网建
加入收藏
会员帮助
流言反馈
天府网建欢迎您
文 章 专 题
文 章 推 荐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>文章中心>>>慈父遗爱二月天——悼念慈父:张敏
慈父遗爱二月天——悼念慈父:张敏
作者:zhangfan 加入时间:2012-3-1 11:47:40 点击数: 对此评论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慈父遗爱二月天
  在二月初惊见草色的时节,我们慈爱的父亲微笑着告别人生,仿佛卸下了一生的辛劳与责任,独自踏春而去,漫步在天堂的百花园里。
  今年的初春特别寒冷。与病魔抗争了十年的父亲未能抵挡住春寒的邪恶偷袭,先是呼吸道感染,然后进食引发肺部感染,紧急救护数日,生命力顽强的父亲又一次跨过了生死线。二月二,龙抬头,云兴雨作,万物生育,父亲睁开亮晶晶的眼睛,对我们露出了慈祥、灿烂的笑容,失忆、失语多年的他似乎清醒过来,向每一个人亲切致意。那一刻,我们如沐春风!可是,仅仅过了一天,2月24日(农历二月三日)下午三时许,父亲突然呼吸急促,命若游丝...这一次,他的生命拒绝了奇迹,拒绝了呼唤,安祥地走向了天堂。我们围在他身边,久久地拥抱、抚摸那一点点散去的生命热度,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二月春风最无情,剪去父爱使人狂。
  人世如此无常、冷酷,一个至亲至爱的生命,一个养育了我们的生命,在走过84年(1929年1月3日至2012年2月24日)的人生旅程后,就这样与我们阴阳两隔!我们悲其苦,悲其痛,我们更爱其生,爱其心。情到深处人孤独,孤独的我们唯有沉入爱的回忆超越无边的悲痛。
  父亲是典型的民国遗民,出生书香门第,接受的是民国教育,内心和外表充溢着民国式的儒雅与孤傲。平日爱谈论的都是一些他在高中时代见过的或喜欢的民国人物,习惯性地称他的老乡胡适为胡博士,称蒋介石为蒋公,也习惯性地回忆那个时代的古朴民风,讲述那个时代的文坛趣事,甚至向儿孙辈传授文化知识,也离不开一些民国掌故。记得有一次他说起一副民国时候的对联,“望江楼,望江流,望江楼上望江流,江楼千古,江流千古;映月井,映月影,映月井中映月影,月井万年,月影万年”,把其中的怀古之幽情讲得有趣而充满深情,使孩子们迷恋万分。现在想来,民国是他的美好时代,是他的青春记忆,他不由自主地向我们絮叨着这种记忆,不经意之中把我们导入美善之境,陶养着善良、优雅、淡定的人格。
  可叹的是,这使父亲成了这个时代的异类。他躲进学校,成了一名教书先生,试图延续民国式儒者的范儿,以修身、齐家、育人的方式立于天地之间。的确,在师生印象中,他性格清高,卓尔不群,称得上是“圣之清者”;在家人眼里,他殚精竭虑,把一切责任扛在肩头,可谓“圣之任者”;在孩子们的心中,他表面威严而内心随和,充满慈爱,可谓“圣之和者”。可就是对于变化莫测的现实而言,他不是“圣之时者”,虽然他努力了,但还是难以识得时务。于是,57年反右,“文革”批斗,他都未能幸免,政治激流把他沉入社会的谷底,家里的天仿佛塌了一样。与众不同的是,民国式儒者的倔强使他拒绝了消沉。他首先用爱点亮了自己的生命。在东西湖劳改农场,他没有出卖人格,求得苟安,也没有放弃生命,逃避责任,而是选择有尊严地活着。那时,东西湖号称湖北的“北大荒”,很多人不是被整死,就是饿死、病死在那里,父亲坚强地扛过了“整”,躲过了饥饿,还不时觅得机会在田间捉几只青蛙,用茶缸装着,神不知鬼不觉地放进农场食堂的炉灶里炖着吃,就这样想尽办法改善了营养,逃过了那时非常普遍的浮肿病。生活稍有平静,他便偷偷地摸黑往返数十公里往家里赶,在老母亲和妻儿的床头坐一坐,说说高兴的事,弄点好吃的,把安慰和温暖带给全家,然后一个人在天亮前匆匆返回。与他一起接受改造的人很难想象,就是这样一个文弱的先生,无数次往返于黑夜的路,为的是给自己的母亲和妻儿拨亮爱的心灯。
  后来形势好转,回到江城,父亲最大的本事就是想尽办法让全家人躲避现实的喧嚣,生活在其乐融融的世界里。他领着我们温习中国文化,讲红楼梦,评三国,说聊斋,谈唐诗宋词,练书法,使我们感悟真善美的境界。生活再困难,他也要满足我们的娱乐需要,带着我们看话剧、听音乐会,虽说那时的舞台是单一的,但娱乐带给我们的快感至今令人回味。在我们的记忆里,除了父母的艰辛、大姐的下乡所引发的愁苦与伤感,“文革”的大部分岁月对我们来说是平静而快乐的。正是父亲以特殊的方式,守护着我们的心灵,成就了我们的美丽人生。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对他的依恋,以致于他在我们心中不怒自威,一句批评或一声叹息,都会让我们默然无语。
  父亲在我们心中又是那样的“慨”,自己抽最便宜的烟,喝最大众化的高粱酒,但对我们花钱总是大手大脚。七十年代末,武汉刚有电视机,他就用平反补发的工资买来一台,为我们增添无穷的欢乐;我们姊妹结婚,他都赶最紧俏的商品买,电视机、缝纫机、手表、照相机、自行车等一应俱全,生怕我们的生活受了委屈;每星期回家聚餐,他都端上满满一桌佳肴,鸡蛋和藕汤一类的东西通常是装满一盆,直到把我们喂得饱饱的,才心满意足。孙辈们都知道,他们的爷爷或外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别人,把最差的东西留给自己。父亲一生是那样克己,总是视一切物质为身外之物,一切物质在他那里只是表达爱的工具,注入了仁爱的道德内容。而精神上、人格上的独立,则是他对我们的不二要求,讲究做人做事都要求诸己,绝不依傍他人。他对我们的爱可谓一张一弛,让我们终生受用,且惠及后代。
  父亲也有他的享乐,他本质上是一个精神享乐主义者,认为一个人永远不可失去高贵的品性,因此而偏爱历史上有气节、有德行的文人雅士。有一次,他对着餐桌上的鲈鱼和螃蟹,说起晚清时的一副对联,张之洞微服出访至松江府,知府见庶民打扮的张之洞坐了首席,不觉恼火,便出一上联“鲈鱼四鳃,独占松江一府”,以示讥讽,张以“螃蟹八足,横行天下九州”反讽。父亲由此教导我们,不要以貌取人,要以礼待人。作为民国遗民,他一生都在怀念传统文化的礼,也在践行着传统文化的礼,注重亲亲之爱,忠恕之道,恻隐之心。细细回想,他留给我们的,不仅有万般爱念,更重要的是一颗识爱、懂爱、创造爱的心灵。
  遗憾的是,这个时代总在压迫像他这样的异类,让他生出许多的郁闷。也许是郁闷淤积多了,退休后他开始一个人孤独地烦躁,随后便是轻度失忆,经常丢三落四,渐渐发展至找不到回家的路,生活不能自理。当我们发现这一问题时,他已是疑似老年痴呆患者。我们每次在街头找到他时,他手中拎的都是蹄髈、香肠之类的东西,可怜他在失忆的状态下,依然想的是让儿女们美餐一顿!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把他送进了福利院,由专门的护理照看,大姐专职送水送饭,弟弟和妹妹们也轮流帮助。可是,一切都无法挽回,父亲最终完全不能自理,完全失忆、失语,奇异的是,他唯一能做出反应的人就是陪伴他左右的母亲和儿女们,而且始终以微笑面对,保持着亲亲之爱的最高礼仪。
  唉,这就是我们的父亲,他让我们有追忆不完的似水年华,有诉说不尽的亲亲之爱。他把一个父亲的深爱留在了春寒料峭的二月。
  追忆父亲的第三天早晨,我们为父亲送行。遵照他的遗愿,我们把他的骨灰撒进长江。出发前,江城的二月天紧紧地阴着,料峭春风,寒气逼人。我们捧着他的遗骨缓缓地行驶在武汉大道上,刚上立交桥,只见一轮太阳不知何时挂在天上,雾气已使它变成“白日”。这是苍天在悲伤?抑或是“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”之意?感谢苍天如此多情多义!
  祭奠船载着我们缓缓驶进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,江面变得如此开阔,晴川桥像一道彩虹挂在江面上,南岸嘴公园把一片春色写在江心,浪花拍打着江岸,似乎在吟诵父亲常提到的崔颢诗句: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在这壮美而又充满春意和乡愁的地方,我们含泪把父亲的灵骨轻轻地放入江心,我们祈求苍天让他一解乡愁,魂归故里,又祈望他的爱永驻长江,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皈依。汽笛声声,我们深情呼唤:亲爱的爸爸,一路走好!
最新有关此文章的评论:      我也要对此评论!
  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帮助中心 - 广告服务 - 联系我们 Design by Zherose Design Studio
» 天府网建1.0612  © CopyRight 2000-2007, 028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川ICP备0000000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