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府网建
加入收藏
会员帮助
流言反馈
天府网建欢迎您
文 章 专 题
文 章 推 荐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>文章中心>>>平凡而光辉的一生-写给母亲陈翠琳诞辰88周年
平凡而光辉的一生-写给母亲陈翠琳诞辰88周年
作者:wangbin 加入时间:2011-8-28 21:18:38 点击数: 对此评论
平凡而光辉的一生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写给母亲陈翠琳诞辰88周年
    母亲陈翠琳,1923年8月30日出生,河北唐山人。1949年3月参加革命,195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。1983年1月在湖北武汉离休, 1995年3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,在武汉逝世,享年72岁。母亲生前是一个热情开朗、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的人,她的优秀品质一直激励着我们。在母亲诞辰88周年之际,根据父亲王朋与她共同生活44年的耳闻目睹汇集的《陈翠琳生平简介》,经编辑,形成此文,以作生日礼物献给母亲。
苦难又幸运的童年
    1923年夏末秋初的一天,一个幼小的生命降临在河北省唐山市七区杜军庄的一个贫农家庭,由于是女孩,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家人不喜欢她。三年后弟弟出生,全家都很高兴。家人为了全力照看弟弟,就让母亲和二爷同吃同住。6岁时,二爷去世,姥姥就把她送到宋家庄的娘家抚养。那里很穷,吃不好,穿得差,但却充满了爱。那里不重男轻女,还让她去私人办的小学读书。小学只有两个女孩,她在全班考试是第一名,老师很喜欢她,希望她好好读书。从此,“当老师最伟大,读书最光荣;只有读书才有出路,才有前途”的想法在她心里萌芽。可惜的是,只读了一年小学,母亲就离开了老家,失学后回到姥姥身边。
    9岁半时,母亲又到姑母唐家庄生活,给姑母家打扫卫生和带小孩。当时唐家庄小学学生少,她被邻居一名女生拉去上学,一去便上二年级。她一边上小学,一边看小孩和做家务,中午回家还要洗一盆尿布。姑母对她是雇佣观点,什么事都叫她去做,夜里关窗子、拿东西,都要叫醒她。但为了求学,母亲还是到姑母家半工半读。小学期间,母亲学习成绩很好,还学会了打球、唱歌、跳舞,深受老师和校长的喜欢。毕业考试数学得了100分,所以她对考上中学充满信心。但姑父姑母不再供她上学,说女孩将来要嫁人,上学无用,让她留在姑母家专门干家务看三个小孩。就这样,小学毕业后母亲在姑母家又干了4年。
    多亏小学谢老师的支持,并给补了一年小学课程,1942年8月,母亲考入叔德女中。中学三年,她勤奋好学,努力争取每学期都拿到奖学金,这样才能解决每个月的伙食。她在这个学校交了不少朋友,师生关系也很好。她还热爱集体,关心同学,谁有困难就去全力帮助解决,她连任两次伙食助理,想办法让大家吃好。
1945年,叔德女中初中毕业后,因没有钱不能报考普通高中,母亲只好去天津报考公费的河北省立师范。毕业后,她和李寿芳同学到条件较差的私立师范小学当教师。在这里,他接触了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,并在他们的介绍下阅读进步书刊,了解到共产党是解放被压迫人民的,了解了解放区和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。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的母亲,开始向往革命。
倾尽毕生为党工作
    1949年3月,由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组织部介绍母亲等四人去北京(后迁到河北省正定县)华北大学政治训练班学习。母亲在学习班提高了觉悟,要求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,1949年5月28日,她经华北大学共青团组织批准加入了青年团,同年6月在华北大学毕业,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分配到北京寄宿制育英小学当教师,学校分配母亲担任低年级教师兼班主任。她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,除教书外还负责管理学生的生活,天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,师生关系很好。班上有一位从不说话的学生,该学生父母解放前是革命军人,出生后由爷爷奶奶抚养,为了孩子安全,爷爷奶奶教他白天不能与人讲话,晚上才能与他们讲话;解放后,父母带他进京,他已养成不说话的习惯。经过细心观察、耐心教育、亲切关怀,母亲使那位学生最终开口说话,并且还在全校大会上唱了一首歌,这位学生长大后从事高级翻译职业。1954年总结了这位特殊儿童的教学经验,写了一篇“关于改造个别儿童”的文章,在1955年1月《小学教师》月刊上发表后,受到全国小学教师的重视,曾经有数十位小学教师来信表扬和交流经验。
    在育英小学期间,四个儿女相继出生。为不影响教学工作,母亲产假未休满就上班,当时还有产后发烧后遗症。在怀第三胎的时候(龙凤胎),母亲孕期反应很大,为不影响上课,她在讲台旁放一个罐子,恶心了就呕吐,吐完就接着讲课,直到因高血压浮肿住院才离开讲台。
    由于工作学习表现较好,思想进步快,1953年4月3日被批准加入了共产党。她不断受到党的教育,使她更加自觉地去完成各项任务。
    1956年9月,母亲调往北京市西城区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工作任教导主任, 1960年7月至1966年5月任该校党支部书记和校长。母亲在这所小学尽心尽力工作了十年,她既管行政和教学,又管政治思想工作,她善于团结和依靠广大教师共同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。1959年到1960年,母亲得了眼病,视力不断下降,由于治疗不及时,右眼已经失明,后因营养不良贫血,病情加重,左眼患视网膜炎也有失明的危险。但她一面照常坚持工作,一面治疗左眼,服了一百多剂中药,才保全视力。1962年,母亲鼻子里长了许多瘤子,后来发展到脸部和脑部剧烈疼痛,期间仍坚持上班,实在坚持不下去了,才去医院开刀。开完刀,又走上了工作岗位,照常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。学校离家的距离只隔一条马路,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走,天黑才回家。1965年她领导的政治工作和教改工作,取得了较好的成绩,还在北京市作了经验介绍。北京日报社还专门派记者到学校去听课,写了《听课记》在《北京日报》上连续刊登,介绍了二附小的成绩和经验。  
    1966年5月,母亲由北京市教育局介绍到武汉市教育局,再由武汉市教育局分配到长航第一小学任校长。工作了一个月,“文化大革命”运动就开始了。1967年1月,母亲被北京西城二附小造反派揪回北京,批判其在二附小工作期间执行的所谓刘少奇、彭真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。1968年1月,她又回到长航一小工作,不久小学扩大增加初中部,改为长航第一中学,她担任革委会主任。以后学校成立党支部,母亲任支部书记后工作更忙了。学校离家远,母亲早出晚归,从武昌卓刀泉到汉口六角亭,开始是骑自行车,后改乘公交车,六年多没有迟到一次,为学校教职员工做榜样。母亲还经常把材料拿回家来开夜车加班。自1968年开始,她得了肝炎病,经常在肝炎三个加号的情况下,坚持工作。正因如此,长航武汉分公司党委发现她政治思想好、工作有魄力,于1971年5月吸收她为公司党委委员,1971年7月提拔她担任分公司直政组组长。她舍不得离开教育战线工作,婉言谢绝了,继续留在长航一中工作。
    1970年5月,父亲单位从武汉搬到三线宜昌县,为照顾夫妻团聚,母亲调到造船总公司第七研究院宜昌县技术档案库(简称71库)任政治协理员,负责政治思想工作,以后又兼负支部工作并被选为党支部书记。她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,打扫办公区环境卫生,下班后经常到食堂帮厨。库里年轻人结婚,她帮着张罗,请邻居当厨师,还把家里的床板搬出来当桌子办酒席。母亲还积极做好家属的工作,帮她们找工作,组织职工小孩活动,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。她与库主任和职工、职工家属子女关系都非常融洽。
    1978年冬,父亲前往江苏扬州市723所工作,母亲为照顾在武汉居住的母亲和子女,由鄂西办事处任命她为武汉第七研究院672医院下属外科、妇产科、五官科联合支部的支部书记。一上班,母亲就积极学习政治和医学知识,开展这三个科的政治思想工作。在半年多的时间内,她除了完成医院规定的政治教育和日常支部工作外,还抽时间与医护人员谈话120人次,家访20余人次,每周二、五日参加科里医护人员查病房,改变了外科、妇科、五官科人员的精神面貌。这样一直坚持到1983年1月,她满60岁时离休。
无私奉献赢得真情
    1957年,为调解好朋友家庭无子女的困惑,母亲把三女儿送给她家抚养(因其他原因几个月后接回自家)。文革期间朋友全家到五·七干校下放,由于孩子小,干校条件差,求母亲帮忙带3个月大的婴儿,母亲当下答应全家总动员(以外婆为主,子女帮忙),把孩子带的白白胖胖。母亲在北京二附小时还资助过一名老师,这位老师后来成为名画家,还特地上门送画留作纪念。有一次门卫值班大爷跟她聊家常,她听出人家困难,赶紧掏钱相助。这样的事发生在她身上的太多。
    由于父母长期两地分居,教育我们儿女的重担就落在母亲肩上。她对我们从不溺爱、严格要求、耐心教育。要求我们从小按时上幼儿园,鼓励我们听老师的话。进入小学之后,则勉励我们努力学习,遵守纪律,争取将来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材。我们有了缺点,母亲从来都是耐心教育,从来不打骂。在生活上对我们严格要求,培养我们艰苦朴素的作风,不给我们买高档衣服,上高小就穿父母的旧衣服,有的是小的穿大的旧衣服。母亲还资助了舅舅、伯伯的子女读书。
    母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文革前工资级别就是行政17级,之后的调级,他在领导岗位上积极给群众、同级的领导争指标,在基层单位则主动表态自己不调,把指标让个别人。有的人几年间就调了三级,可母亲直到离休前才跟着全国普调涨了一级工资。母亲在几个学校当校长,学校的级别是县团级单位,去宜昌后,本来安排在父亲单位当处级干部,父亲觉得在一个单位又是上下级关系会影响工作,有失公正,于是就去了院驻所的一个科级单位,回武汉工作,联合支部那个单位没了级别,母亲没有怨言,她总是说共产党的干部能上能下。
    由于母亲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对党无比忠诚,对同志的热心帮助,乃至她在45岁时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局还调她去那工作(由于本系统不批未去成)。她离休后,长航一中的老师们每年“三八”节带着自己的拿手好菜来家聚会;宜昌71库的同志只要来到武汉必到家来看望;672医院的医护人员更是为她庆祝生日,生病时对她无微不至的护理。母亲的付出得到了回报。
    母亲的一生,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一生,是艰苦奋斗的一生,是无私奉献的一生。她是一名合格的、真正的共产党员,做到了革命第一,工作第一,他人第一,为我们作出了榜样。我们全家人学习她一生坚持“三个第一”的好思想、好作风。她的优良品质,将永远地铭记在我们的脑海里。
    母亲虽已与世长辞,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二女儿:晓弘
最新有关此文章的评论:      我也要对此评论!
  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帮助中心 - 广告服务 - 联系我们 Design by Zherose Design Studio
» 天府网建1.0612  © CopyRight 2000-2007, 028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川ICP备0000000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