逝者照片 亲人姓名:陶丽华
亲人生辰:1922-11-19
亲人祭日:2008-09-26
国籍:中国
宗教:其它
职业:家庭
献花 点歌 食品 礼物 服饰 宗教 其他

   母亲陶丽华,生于1922年11月19日、逝于2008年9月26日。祖籍江苏无锡、幼年随其父亲(我的外公)在哈尔滨生活,青少年时期在上海就读学习。

   外公陶拱震就职于邮政部门,先后在哈尔滨、上海、汉口和杭州等地工作,曾任武汉市和浙江省邮政局局长。抗战时期,外公随政府内迁至汉口,后汉口沦陷,外公拒绝为日伪工作,愤而辞职离开武汉。母亲年轻时非常漂亮,为了免遭日本鬼子的侵扰,母亲不得不下嫁给我的父亲,留在了汉口,从此就决定了我母亲一辈子的命运。当时我父亲前妻刚刚病故,留下四个孩子,最小的还不足3岁,母亲才是刚刚二十出头的大姑娘,一下子从那么优裕的环境跌落到这样的家庭,其悲惨的心情和处境可想而知。不仅是经济上的拮据,更痛苦的是精神上的折磨,自古以来后娘难当啊!后来,她又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,那时还不到三十岁,就成了七个小孩的妈妈。因为家庭经济困难、营养不良,母亲染上了肺結核病,当时医疗条件很差,很多人因染上此病而早亡。在我的记忆中,母亲经常大口大口的咯血,身体虚弱,痛苦不堪,几近死亡的边缘,也曾多次想要自尽。但为了我们几个小孩,她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,每天忍受着痛苦,忍受着屈辱。我要感谢我的母亲,我要大声说:没有您,就没有我的今天!希望您在天堂里能够听见!

    特别应该感激的是,母亲不愧是一个知识女性,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,在家庭中注意了饮食卫生,坚持了“分餐制”。每顿饭,她都用公筷将有限的菜分到我们每个人的小盘子里,她自己单独用一个专用餐具,这样既避免了传染,又保证了每个人的最基本的营养。以至于我们共同生活了几十年,家里竟无一人被传染到結核,包括前娘的几个孩子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!再后来的日子里,母亲和父亲一起带着我们度过了生活中的多次磨难和艰苦岁月,为了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,不得不带病坚持工作。这里还要提到我的小舅陶秉煒,在我们家境特别困难、母亲健康状况极差的的时期,曾每月给母亲汇款10元(当时一般人月薪只五、六十元),希望母亲加强营养。可是,可怜的母亲怎么可能自己一个人吃补品呢?!她把这些钱也都用于了贴补家庭日常生活开销,她是用她的心、用她的血肉之驱在养育我们。母亲从事财务几十年直至退休,在工作中是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最重要的是她所经手的财务账目,清清白白、准确无误,经受了历史的考验,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赞誉,就连反对者也无可挑剔。

    母亲一辈子虽然过得很平凡、很清苦、很委屈,但在平凡而清苦的生活和工作中却始终体现了高尚的品德,于无声处见精神,时时处处用她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们,潜移默化着我们,正因为如此,才使我们今天不仅有健康的身体,更重要的是具有端正的品行、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。现在母亲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,但母亲的音容笑貌永远铭记在心,母亲不愧为平凡而伟大的母亲!

    弥留之际,思想开明的母亲还在为我们着想,要求把骨灰撒往长江,这样不仅能节省土地资源,而且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。她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对生命的关怀与讴歌是这样的实在,生命对生命的塑造与传承是这样的真切。其实,母亲并没有走,她的身影已经与长江融为一体,时刻陪伴着我们……